元杂剧《魔合罗》的道具与中国传统悬疑推理模式之一
(资料图)
中国古典戏剧能否吸引年轻人?这个问题是多年来戏剧研究者一直追问的内容。其实,古典戏剧有很多面,比如诙谐幽默、又比如以情动人,这些其实今天的年轻人都是可以接受的。还有一面,涉及者不多,那就是古典戏剧的悬疑推理剧目,一点都不比福尔摩斯、柯南逊色。我们今天要谈的,就是元杂剧《魔合罗》及其神秘的道具。道具最早源于道家的科仪,就是仪式过程中使用的工具,后来被延伸为戏剧演出的工具。中国古典戏剧对道具的运用,很巧妙,尤其是在悬疑推理性的公案剧中,道具往往是破案的关键和戏剧发展的关键提示或暗示。道具,在元杂剧中,成为砌末。意思就是盖房子的小工具。其实别看砌末虽小,却是元杂剧公案剧破案的关键;也常常是爱情戏中最重要的信物。 砌末不会说话,但贯穿全剧,不可或缺,为最重要的戏剧结构性要素。这种传统其实在当代悬疑艺术作品中也有体现,比如老一辈人特别喜爱的电视艺术作品《一双绣花鞋》。 元剧作家孟汉卿《魔合罗》,作为一部公案剧,其道具运用,就是极有特色的。所谓魔合罗,就是一尊泥塑的观音。至于为什么叫魔合罗,语焉不详,或为当时的方言土语或俗话。魔合罗既为剧名,就像《一双绣花鞋》,应该是关键环节。在剧中,磨合罗一共出现三次,每一次,都有丰富的蕴含。第一次,河南府城之外,有一座五道将军庙。天空飘着麻麻细雨,正所谓“黑暗暗云迷四野,白茫茫水掩长途”。这是一幅肃杀萧瑟之景。李德昌,一个千里之外做买卖的小商人,在回家途中染病,滞留破庙。刚好遇到挑着魔合罗的老汉高山来庙中避雨。老汉打开油纸检查魔合罗,发现并没有被雨水淋坏。这就是魔合罗第一次和观众见面。所谓自然而然,毫无矫揉造作之痕。李德昌觉得高山应该是好人,于是委托高山给家里捎带书信,让妻子刘玉娘接自己回家。 第二次,是在刘玉娘家。孩子佛留想要买一个魔合罗,然而家贫如洗,连买菜都没钱的刘玉娘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。好心的高山,送了佛留一个。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张资平的小说《木马》,房东的孩子喜欢木马,却被妈妈骂了一顿,后来神秘失踪,怎么也找不回来。最后主人公感慨,如果自己当初送了孩子一个木马该多好。可见,送孩子小东西,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非常温情的一面,从这个角度而言,高山老汉,是一个不错的好人。而在戏剧中,送东西绝非一般的行动,而是要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。第三次,在重审刘玉娘的公堂之上,魔合罗作为破案的关键,救人的神器,再次压轴登场。原来,毒死李德昌的并非刘玉娘,而是李德昌的堂弟李文道。这个衣冠禽兽觊觎嫂嫂美色,早就想霸占嫂嫂刘玉娘。从高山处得知哥哥染病荒庙,心生歹念。他早一步来到破庙,把“利增百倍”的李德昌毒死,谋财害命。得手后威胁刘玉娘,刘玉娘不从,他就诬告玉娘私通奸夫,谋害亲夫。一方面,又买通贿赂令史,将刘玉娘屈打成招。孔目大人张鼎下乡劝农归来,觉得事有蹊跷,重审玉娘。经过多次刑讯逼供的玉娘,根本无法提供有利的线索。孔目大人随口问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:明日是何日?玉娘猛然清醒,想到明日是七月初七,于是想到了魔合罗,还有卖魔合罗的老汉。这一次想起,是破案的关键。如果没有前面魔合罗的铺垫,这里就很难将剧情顺利延展开来。